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1968年广西南宁遭受洪灾,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也没能幸免于难,大批的古字画、线装书等纸质文物遭受洪水浸泡。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这批文物没能及时处理,只是把文物从水中捞出堆放一处让其自然晾晒,四五年后工作恢复正常才着手处理。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存放,这批文物已面目全非,旧字画粘连、破损、板结、霉变的程度非常严重,其中数百幅旧字画变成了难以展开的“纸浆棒”,而且画幅的纸质已失去了原来的柔韧性,稍微用力就碎裂剥落。如何修复这批字画文物成了当时的大难题。
要修复这些字画首先就必须把粘连在一起的字画展开,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在尽量减少画面破损的前提下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纸浆棒”展开。凭借多年的装裱修复经验和多次的实验,我最后采取的方法是隔水蒸煮:用水蒸气气体使“纸浆棒”湿润并且软化,水蒸气气体的渗透力强,能加速纸张的软化并且不会让纸张的含水量过多,先在工作台上垫一张纸,把经软化后的“纸浆棒”放在上面,用手掌压住来回轻揉滚动。这样就可以让原来牢牢粘连在一起画幅基本无损地分离开来。
展开画幅的问题解决了,在接下来的修复工作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因为这些旧画都是卷轴画,画幅卷好后画心的正面是和其背纸直接接触的。有些画的画心经过水泡已和原来的画幅背纸脱离,有些画的画心粘连到其上一层背纸的背面而且粘连的面积极不规则,造成了一幅画的画心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来的画心,而另一部分则粘在画幅的背面。一般的做法是将粘连在画幅背面的画心残片揭下来,然后再拼接到画心上。这种做法十分费工耗时,而且在揭取粘连在画幅背面的画心残片时稍有不慎就会损伤画心。鉴于当时有大量的字画急需修复的情况,这种解决方法是不可取的。经过反复思考,我采取了以下方法:首先在工作台铺上一张透明的薄膜(这种薄膜是没有什么伸缩性的,在一般的拉力作用下也不会变形),将画幅正面朝下放在薄膜上,再在画幅上铺一张薄膜,然后刷平。这里要注意,千万不要让粘连在画幅背面的残片移动位置,因为这些残片虽然从画心上粘连下来,但它们之间的相对应的位置是没有改变的,即整体揭取下这些残片的时候保持它们的位置不改变,在拼接的时候只要拼接好其中任何一块残片,那么其他的残片也相应地拼接到其原来的位置,只要稍做调整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工时。揭画时,先揭掉有画心残片粘连的那层背纸(连薄膜、画心残片和背纸一起揭下),背纸破损不要紧,但一定要保持残片的完整和位置不改变。这时,我们就有了两张薄膜,一张是有残片的薄膜,另一张是有画心的薄膜。将有残片的那张薄膜铺在工作台上,把粘连在残片上的背纸清理干净。注意:这时残片的正面是朝上的,所以在清理时要特别小心。接下来揭掉另一张薄膜上画心的背纸。清理干净后画心的正面是在薄膜上,而另一张薄膜上的残片正面朝上,这时只要把画心的那张薄膜扣到另一张有残片的薄膜上就可以完成画心和残片的拼接了。由于薄膜透明,可视性很好,所以拼接十分容易。拼接好后将整个画心朝下铺在工作台上,揭掉在画心背面的薄膜,再次检查有没有残留的背纸,若没有就可以托底上墙了。采用以上各法修复的水泡字画数百幅效果均好。
广西地处边陲,信息闭塞,不知外界是如何应对此类水泡字画的,我馆装裱人员曾携带此类画幅到省外寻求更好的修复方法,但均以传统的动刀方法对待:从画轴圆棍纵向一刀将画幅切开,画幅卷了多少周就被割了多少刀,而后如同剥竹笋似的层层剥下,再逐一拼接揭取背纸装裱复原,此法虽然可将画幅拼接得天衣无缝,但毕竟是有刀痕存在所以此法不可取。
有关字画修复技术的提高应是无止境的,此文所表点滴实为引起关心文物修复人士的注意,并希望得到有识之士的指正。
上一篇: 怎么除去书画污渍(怎么除去衣服污渍)
下一篇: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国画如何保存收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